中央编译出版社官网
国家范式转换与国族构建
分类:
作者:张健 著
译者: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117-2692-6

人作为群体性的类存在物,从其诞生开始就需要一种凝聚与调节机制,建立秩序、解决公共性问题,进而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这种机制的核心就是公共权力,也正因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命题。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化,为了更好的实现自我治理,人们创造了一种“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暴力为支撑的公共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机制,”而这就是国家。从此,国家成为人类最核心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延续至今。在这期间,国家的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仅以欧洲为例,就先后出现了城邦国家、罗马帝国、基督教普世世界国家、王朝国家,直至民族国家。民族国家起源于17世纪的西欧,“从本质上看,民族国家就是以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为基础的主权国家。”民族国家产生后,凭借其特有的制度优势,迅速成为世界最基本的国家形态和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到目前为止,民族国家仍然是唯一得到国际承认的政治组织结构。”

虽然民族国家成为基本的国家形态,但民族国家的建设却仍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而这其中,国族建设又是民族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所谓“国族”,也就是取得国家形式,与国家结合在一起的民族。“民族国家”的制度优势和解释力度,与“国族”有着紧密的联系。“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框架,其制度内涵的形成、制度优势的发挥,都依托于国族。没有一个强健的国族,民族国家就无法发挥其制度功能,只能是徒具形式,甚至形同虚设。”

而这种挑战在中国也依然存在,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的共同体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具有国族意义的中华民族却是从近代开始出现的。从1840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代历史,也同时成为中国国族构建的重要时期。鸦片战争的爆发,把晚清帝国推进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进程之中,中国的国族构建也随之展开。国族作为特殊类型的民族共同体,其形成并不是自发而为,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从民族概念的引入,国族符号的提出,国族内涵的纷争,到国族认同的初步生成,国族问题被多次解释和建构。而要准确剖析这一复杂进程,就必须从国家范式切入,将国族构建纳入到近代中国的国家转型之中。


  • 导 论 1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
  • 二、学术史回顾与简析 3
  • 三、分析的思路与框架 13
  • 四、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16
  • 第一章 迫于无奈的选择与国族观念的萌发 18
  • ——晚清王朝国家时期的国族构建(1840—1911) 18
  • 第一节 多民族王朝国家的一体化机制 18
  • 一、观念使然 19
  • 二、认同多元 21
  • 三、制度胜利 23
  • 四、经济驱动 26
  • 第二节 王朝限度内的国族意识萌动 28
  • 一、王朝向民族国家体系的妥协 28
  • 二、接受新技术与坚守儒家文化 31
  • 三、政权层面上的满汉关系调整 33
  • 四、社会普通民众的自发性回应 36
  • 第三节 民族主义范式下的国族构想 38
  • 一、民族主义引入与传播 38
  • 二、满汉一体与排满兴汉 41
  • 三、改良立宪与民主共和 44
  • 四、重塑历史与保教存学 46
  • 第四节 政权自我转型中的国族构建 48
  • 一、满汉关系的继续调整 49
  •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 51
  •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采用 53
  • 四、立宪与和平移交政权 55
  • 小 结 58
  • 第二章 制度形式的移植与国族意识的催化 60
  •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国族构建(1912—1928) 60
  • 第一节 孙中山的国族构建思想 60
  • 一、国族内部的族体组成结构 60
  •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设想 64
  • 三、面对西方列强的心态变化 67
  •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导向 70
  • 一、维系过渡时期的领土和国族完整 71
  • 二、确立人民主权的原则和参政方式 73
  • 三、规范国民教育的体系和价值取向 77
  • 四、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 78
  • 第三节 北洋军阀时期的初步实践 80
  • 一、五族共和的延续与维系 80
  • 二、议会民主的样式与表象 83
  • 三、国家结构的集权与分权 85
  •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88
  • 五、国族文化的冲突与调适 90
  • 六、维系主权的努力与无奈 93
  • 小 结 95
  • 第三章 党国体制的确立与国族整体的自觉 97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族构建(1928—1949) 97
  • 第一节 国族构建困境与政党体制的再选择:国民党的探索 97
  • 一、竞争党制的理想化与孱弱性 97
  • 二、意识形态的一元化与包容性 100
  • 三、组织机构的严密化与贯穿性 103
  • 四、党员吸纳的大众化与国民性 105
  • 第二节 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与国族的一元化整合 107
  • 一、国族主义的继承与强化 107
  • 二、训政体制的民主与独裁 110
  • 三、主权独立的抗争与妥协 113
  • 四、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局限 115
  • 五、三民主义的宣传与教育 117
  • 第三节 全面抗战与中华民族的整体自觉 121
  • 一、强化中华民族一体结构 121
  •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4
  • 三、加速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127
  • 四、深入动员社会普通民众 130
  • 五、积极争取平等国际地位 133
  • 第四节 国族自觉与国家认同的失衡 135
  • 一、政党竞争性认同的失败 136
  • 二、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受挫 137
  • 三、各民族平等权利的缺失 139
  • 小 结 141
  • 第四章 政党认同的获取与国家认同的强化 143
  • ——中国共产党推动下的国族构建(1921—1949) 143
  • 第一节 组织准备与国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143
  • 一、苏联式政党组织的初创 143
  • 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联合 145
  • 三、阶级视角中的民族问题 148
  • 第二节 局部实践与国族意识的逐渐深化 150
  • 一、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制度政策 151
  • 二、民族自决自治与开展少数民族工作 152
  • 三、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55
  • 第三节 区域施政与国族构建的自觉推进 158
  • 一、中国共产党国族观的强化与自觉 158
  • 二、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的阐释与探索 162
  •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 165
  • 四、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167
  • 第四节 政党认同与国族构建的基本完成 170
  • 一、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170
  • 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173
  • 三、所有制关系的变革调整 175
  • 四、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利 177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79
  • 小 结 182
  • 第五章 国族形成的模式与国族构建的效应 184
  • 第一节 近代国族构建的基本模式 184
  • 一、反帝反封建双重压力下的民族主义宣传动员 184
  • 二、政党—国家在国族构建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187
  • 三、国族构建与民族国家构建的互动与协调整合 189
  • 第二节 近代国族构建的主要效应 191
  • 一、中华民族基本具备国族的观念与形态 191
  • 二、中华民族仍需增强国族的认同与凝聚 194
  • 三、当代加强中华民族建设的内容与方向 196
  • 结语 国家嵌入民族的逻辑 199
  • 参考文献 201
  • 后 记 214
暂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