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译出版社官网
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
分类:
作者:叶隽著.
译者: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117-2484-7

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一切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回首故往,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个国家从那时开始就卷入了全球化的发展之中。技术人员与学者被派往西方国家,以重建被中断的联系与新建各种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著名的中国诗人、在海德堡大学博士毕业的日耳曼学界领袖人物冯至教授,当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访问了欧洲的德语国家。在同一时段,海德堡汉学教授德博与蒙特利尔的日耳曼学家夏瑞春正开始合作,准备开辟德中精神与文学关系的研究领域。夏瑞春于1980年由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邀请在北京进行了三个月的客座研究,这就使得这两种趋势得以交融并汇流发展。最初的成果就是第一次、具有开辟性意义的、关乎双方精神关系的德中国际研讨会,1984年在海德堡以“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为主题召开。冯至教授率领了一个小型的由北京学者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也正是以出版这次精神交流的成果为契机,我们创建了欧华丛书(Euro-Sinica)。为了表示对这一项目的全力支持,著名的书法家、作家、博学之士钱钟书教授,用中文题写了“欧华丛书”的名字。冯、德博与夏三位合作者的努力,在中国与欧洲的德语国家形成了一定的学风流派。从此以后,在中国与德语国家之间,两种文化实体的精神交融日益繁荣,它同时也在欧洲范围内寻求同样的深度。


暂无目录数据
暂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