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译出版社官网
德国精神的向度变型—以尼采、歌德、席勒的现代中国接受为中心
分类:
作者:叶隽著
译者: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117-2484-7

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的一切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回首故往,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个国家从那时开始就卷入了全球化的发展之中。技术人员与学者被派往西方国家,以重建被中断的联系与新建各种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著名的中国诗人、在海德堡大学博士毕业的日耳曼学界领袖人物冯至教授,当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访问了欧洲的德语国家。在同一时段,海德堡汉学教授德博与蒙特利尔的日耳曼学家夏瑞春正开始合作,准备开辟德中精神与文学关系的研究领域。夏瑞春于1980年由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邀请在北京进行了三个月的客座研究,这就使得这两种趋势得以交融并汇流发展。最初的成果就是第一次、具有开辟性意义的、关乎双方精神关系的德中国际研讨会,1984年在海德堡以“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为主题召开。冯至教授率领了一个小型的由北京学者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也正是以出版这次精神交流的成果为契机,我们创建了欧华丛书( Euro-Sinica)。为了表示对这一项目的全力支持,著名的书法家、作家、博学之士钱钟书教授,用中文题写了“欧华丛书”的名字。冯、德博与夏三位合作者的努力,在中国与欧洲的德语国家形成了一定的学风流派。从此以后,在中国与德语国家之间,两种文化实体的精神交融日益繁荣,它同时也在欧洲范围内寻求同样的深度。


  • 序言(夏瑞春,汉译与德文原文)
  • 第一章:绪论
  • 一、德风东渐与异国资源之侨易
  • 二、文化转移与向度变型——从德国文学之东传到中国主体之呈现
  • 三、作为比较文学理论资源的侨易学观念
  • 四、理论资源与框架设计
  • 上篇:三座巨像
  • 第二章:清民之际尼采东渐的三道路径
  • 一、尼采东渐的日本中转站——以王国维、鲁迅、李石岑等留日学人为中心
  • 二、高尚人格抑或酒神意志——从蔡元培、杨丙辰到陈铨、冯至一代留德学人的尼采阐释
  • 三、尼采理解的美国维度——从胡适、徐志摩到林同济、雷海宗一代的留美学人
  • 四、尼采东渐之路径博弈与中国功用
  • 第三章:中国现代留德学人的歌德接受
  • 一、在“侠骨柔情”与“用世启蒙”之间——马君武对歌德的译介
  • 二、文化建国者的“精神支柱”——宗白华的歌德观
  • 三、救亡与沉潜——西南联大时代冯至、陈铨对歌德的诠释
  • 第四章:1950年代日耳曼学家冯至的席勒诠释
  • 一、席勒中国接受史的源流主脉及1950年代的时代语境
  • 二、冯至1950年代的席勒诠释
  • 三、伟人意义之异国生成:兼与歌德的中国接受比较
  • 下篇:三种镜像
  • 第五章:作为文化符码的《苏鲁支》
  • 一、《苏鲁支语录》所体现的中国知识精英之薪尽火传——从鲁迅、郭沫若的发凡起例到徐梵澄的译介事业
  • 二、本土学人的理解:以楚图南为中心
  • 三、我们需要怎样的苏鲁支?——译本批评的思想史意义
  • 第六章:建国时代“浮士德”的意义转换——以现代中国若干知识精英的接受为中心
  • 一、回答这个问题:要不要译《浮士德》?
  • 二、1920-1940年代接受主体的立场变迁:从留日学人到留德学人
  • 三、作为时代精神标签的文学镜像:以麦斯特为参照的浮士德接受
  • 第七章:退尔镜像的中国变形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转移
  • 一、作为开国英雄的退尔:革命时代译介者马君武的深意与汉译本的意义
  • 二、本土作家的再创努力——宋之的与陈白尘改编本《民族万岁》
  • 三、1950年代的时代转换及退尔功用——以冯至、张威廉等日耳曼学家的阐释为中心
  • 第八章:结论
  • 一、“诗人巨像”与“文学镜像”的二元互补
  • 二、接受维度的变形:德诗东渐对受者主体的规定性
  • 三、主体原则与资源向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索引
  • 西文-中文名词对照
  • 后记
暂无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