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译出版社官网
现代性、乌托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分类:
作者:张兰英著
译者: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117-2744-2

现代性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以学科为视角,遵循一般与个别的统一、静态与动态的结合、现代性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原则,科学社会主义视角下的现代性是指17 世纪以来,在现代化运动中所形成的新的文明。它既表现为理论体系与精神气质,也表现为社会生活与组织模式,是理论、精神与制度的统一。乌托邦是一种超越批判的理想主义精神,它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联系。现代性在诞生之初,就遭到了包括乌托邦在内的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对现代性的批判大都是在启蒙辩证法的理性框架内展开的。马克思则从资本入手,把对现代性的批判,从哲学转向了经济学,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悖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保持了一种批判现实的乌托邦理想主义精神。现代化是从传统向现代的深刻的社会转型,是现代性的展开过程﹔社会主义是人们对美好社会制度的追求与探索。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 l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理论目标及方法……..………..………. 12
  • 第一章学术界对现代性问题的探讨…............…….………. 17
  • 第一节西方学者眼中的现代性与社会主义………….............. 17
  • 一、现代性与乌托邦………..….….…..…..…..….......…...……. 18
  • 二、现代性与人道社会主义……......................…........……. 19
  • 三、现代性与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23
  • 第二节国内学者对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25
  • 一、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 2
  • 5二,现代性与中国……..….............…...…..…..………………. 29
  • 第二章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38
  • 第一节“现代性”的概念梳理…….…....·….….…...…..…...……. 38
  • 一、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现代性”……................…....….…. 39
  • 二,达成现代性共识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44
  • 第二节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科学社会主义……...…. 47
  • 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维度和方法……...............…...…. 47
  • 二、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53
  • 三.、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
  • 57
  • 四、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和现代化思想的启示意义……………. 64
  • 第三章乌托邦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68
  • 第一节﹐乌托邦内涵辨析…….…....…..·.....………………… 68
  • 一,对乌托邦的误读………...….....………………. 69
  • 二、乌托邦与文化………..............…......…....………… 70
  • 三.乌托邦与传统………..............…......……… 7l
  • 四、乌托邦与超越的批判精神……....…....……………. 72
  • 五、乌托邦与意识形态……...….......….......…........…..……. 74
  • 第二节﹐乌托邦与社会主义…….….........…..…….……. 75
  • 一、乌托邦是对极权主义的反抗……..…………………… 76
  • 二、乌托邦是社会主义的批判维度……………… 'o
  • 第三节乌托邦理想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2
  • 一、乌托邦表达着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 82
  • 二、乌托邦既提供理想社会蓝图又兼具社会批判功能………. 85
  • 三.、乌托邦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86
  • 笫四章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文化前提……...… 88
  • 第一节“轴心期”命题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 ................……. 89
  • 一、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期”理论及其意义……...........……. 89
  • 二,礼运“大同”是中国的轴心期命题……...........·..……. 93
  • 三、轴心期命题与忧患意识……......……. 95
  • 第二节礼运大同开启的理想社会追求轨迹
  • 一、大同理想在封建社会的绵延……......…...…..........…...…. 99
  • 二.早期启蒙中的大同追求………..…..…......…...………… 101
  • 三,进化论与大同理想的现代转型…….....…........….....……. 106
  • 四、从大同到小康:康有为对大同思想的创新…….......….... 109
  • 五、现代性与乌托邦交织下的梁启超社会主义思想………. 119
  • 六、孙中山和早期国民党人的民生社会主义……..… 128
暂无介绍